51合肥家教网以“让孩子自信、让家长放心”为服务宗旨,以“证件认证、星级评定”保证教员质量,以“系统化、高质量、快节奏”为服务理念,提供 合肥英语家教, 合肥数学家教, 合肥物理家教, 合肥化学家教, 合肥理科家教, 合肥文科家教, 合肥奥数家教, 合肥数理化家教, 合肥日语家教, 合肥全科家教等一对一上门家教服务。本 合肥家教中心地址:51合肥家教网,电话:15215533456
51合肥家教网
家教热线:
合肥请家教电话 15215533456
合肥做家教加群 Q群1020832176
合肥请家教  合肥做家教  合肥家教信息  合肥老师信息      
    【新闻资讯】     【休闲一看】     【家庭关系】     【成长宝典】     【外语趣味阅读】
  当前位置:【51合肥家教网】 → 首页家教资讯 → 浏览文章

采编:哈尔滨家教网   来源:哈尔滨家教网    点击:684    发布日期:2009-04-30 10:11:17

高考语文总复习讲解(全)

 

10. 对这几段文字的中心,概括较为恰当的一项是

A.阅读活动和读者“自我”

B.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C.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

D.小议读书艺术

[解析] 7. D(D为灵魂发生剧烈震撼后的读者,A、B、C三项为“和自己性情相近的人”或“思想相近之作家”) 8.B(扣住“完全认同”和“泯灭自我的心智”这两个关键性的词语理解) 9. C(“智慧的激活和治学方法的重铸”讲的是“其他人”面对一本书时的偏重点) 10. C(这几段文字讲的是读书活动中的一条基本规律,C项扣住读者找到与自己思想相近之作家后的新体验说,较为恰当。A、B、D三项均说得太大太空)

 

考点4  文中观点态度的理解把握

【考点聚焦】

这一考点在高考能力要求方面属于C级层级。《考试说明》现代文阅读要求“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一考点,就是要求考生能够通过理解把握作者在文章中各个部分的认识和看法,进而准确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主题和表达意图。

“言为心声”,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我们阅读文章分析文章,主要是为了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而最主要的是为了获取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一项综合性的高层次的阅读能力,近几年高考试题中,都涉及到对这种能力的考查,是现代文阅读测试的热点和难点。

文中观点态度的理解把握,考生经常出现以下错误:

1.阅读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到文章的只言片语,不能准确领会作者的真正意图,造成答题错误。

2.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时,看不出隐含散落在文章段落或部分里的关键信息,或对这些信息只有模糊朦胧的感觉,不能上升到理性高度来概括,影响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也导致答题的困难。

在复习时,教师应不断强化考生的“观点态度抽象性”的观念,培养“透过语言表层探究深层含意”的思维习惯,并注意以下几点:1.整体把握,分层探究;2.结合背景,弄清意图;3.兼顾文体,细心体味;4.抓住关键,综合分析;5.多方比较,力求准确。

【高考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铜奔马正名

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据云当时被定名为“马踏飞燕”,也有学者引经据典,将其定名为“马超龙雀”。最后可能因为众说纷纭,无奈之下取名为“铜奔马”。“铜奔马”一名虽然简明扼要,但有马无燕,未惬人意。

最近有人在《光明日报》上撰文,更考定此物应名“飞廉铜马”。其根据有二:一是《后汉书·董卓传》中有“飞廉铜马之属”的记载,二是“《三才图会》里的飞廉图,便是一只飞鸟”。愚意此说更属不妥。

首先,《三才图会》一书乃明朝嘉靖、万历间人所作,且《四库提要》认为其中采摭浩博,然间有冗杂虚构之病。其次,关于“飞廉”,注家多有出入。《墨子·耕柱》云:“夏后启使飞廉折金于心川。”《史记·秦本纪》云:“飞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以上两书显然认为飞廉是人。但是《淮南子·俶真训)高诱注:“飞廉,兽名,长毛有翼。”《楚辞·离骚》王逸注:“飞廉,风伯也。”洪兴祖补注:“飞廉,神禽,能致风气。”可见飞廉到底是人是神,是兽是禽,古人也无定论。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常有人骑神兽、驾神龙升天的景象,亦有骑马的形象,但神兽归神兽,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其形。武威铜马是一件写实的作品,马足下的飞鸟亦然,所以很难将其与神话中的飞廉相提并论。至于《后汉书·董卓传》所说,当是飞廉归飞廉,铜马归铜马,非指一物,故文后有“之属”一词。

然而,武威铜马足下确有一鸟,其象征之意为人所关注。一提到马,人们很快想到奔腾如飞,而飞燕的速度同样也是无庸置疑的。历朝多有以燕喻良马之诗文,如南朝沈约诗有“紫燕光陆离”句;注:“紫燕,良马也。”梁朝简文帝诗云:“紫燕跃武,赤兔越空。”二句中赤免指良马,紫燕亦指良马。李善注谢灵运诗云:“文命自代还,有良马九匹,一名飞燕骝。”在古代,武威铜马足下的飞燕无疑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这种 造型让人一看便知其意,所以铜马应直截了当取名为“紫燕骝”或“飞燕骝”,此名恰合古意,最为雅致贴切。

17.以下不属于作者为铜奔马正名的原因的一项是

A.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其名称一直众说纷纭

B.“马踏飞燕”、“马超龙雀”二名跟铜奔马造型相合,但未被采用

C.“铜奔马”一名中虽然有奔马,但是没有飞燕,不能令人满意

D.“飞廉铜马”一名,比起“铜奔马”、“马踏飞燕”等更逊一筹

18.以下不属于作者否定“飞廉铜马”一名时所用证据的一项是

A.《三才图会》一书撰作时代太晚,且有冗杂虚构之病

B.飞廉是人还是神,是兽还是禽,古人的说法并不一致

C.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就有人骑神兽、神龙的景象

D.《后汉书·董卓传》“飞廉铜马之属”中,飞廉和铜马应是两物

19.对原文最后一段中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从古到今的诗文中,有许多用燕子比喻良马奔腾如飞的例子

B.“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的“二句”指“紫燕光陆离”、“紫燕跃武”二句

C.铜奔马足下有一鸟,文中透露出这种造型的用意表明奔马速度快于飞燕

D、作者认为,“紫燕骝”、“飞燕骝”的名称符合古人原意,又切合铜奔马的造型

20.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库提要》虽然比《三才图会》晚出,却是一部权威性的著作

B、高诱、王逸、洪兴祖三人都是我国古代学问渊博的注释家

C、在汉代画像石中,凡是有人骑马形象的图案,就不属于神话故事

D.在体会古人创意这一点上,“飞廉铜马”和“紫燕骝”两个命名是相似的

(选自200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

[解析]第17题,答案为B项。本题也考查对文中观点论据的判断能力。题干中已点明作者的意图是要为铜奔马正名,选项应与题干构成因果关系。因为A项列出“其名称一直众说纷纭”、C项“没有飞燕,不能令人满意”、D项“‘飞廉铜马’一名,比起‘铜奔马’、‘马踏飞燕’等更逊一筹”,所以要为其正名,故正确。而选择B项,作者说“据云当时被定名为‘马踏飞燕’,也有学者引经据典,将其定名为‘马超龙雀’。最后可能因为众说纷纭,无奈之下取名为‘铜奔马’”,确实是“未被采用”,这里只是引用说明“众说纷纭”,既然“未用”大家都不知,可见此说并不是现在需要正名的,要正名的是“铜奔马”的名称。这从文章题目也可理解。

第18题:答案为C项。本题也考查对作者观点的把握能力。C项所列的材料不是直接来作为否定“飞廉铜马”一名时所用证据,而是证明B项“飞廉是人还是神,是兽还是禽,古人的说法并不一致”的论据,与否定“飞廉铜马”一名没有直接的论证关系,故选。A、B、D项均属于否定“飞廉铜马”一名直接论据。

第19题:答案为D项。本题考查文中对原文有关观点归纳后的判断能力。A项错在“从古到今”的“今”字上,原文中没有提及“今人”的诗文;B项是指代错误,“二句”紧承指代了梁朝简文帝诗云:“紫燕跃武,赤兔越空”二句,与沈约诗无关。与C项相关的信息是“武威铜马足下的飞燕无疑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而非选项中所说“这种造型的用意表明奔马速度快于飞燕”之说,属于“无中生有”,故错。只有D项与原文最后一句之意。“

第20题:答案为C项。原文中与C项相关是“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常有人骑神兽、驾神龙升天的景象,亦有骑马的形象,但神兽归神兽,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其形”,其中“亦有骑马的形象”的信息紧接着“两汉之间神话颇多”,因此“不属于神话故事”之说没有依据,且也不符合因果事理,故推断错误。A项可从“且《四库提要》认为其中采摭浩博,然间有冗杂虚构之病”信息中推断,是《四库提要》评论《三才图会》的话语;B项从所引三人的“注”中得出推论;D项从原文中所引古籍“飞廉善走”、“长毛有翼”、“能致风气”等句看,是说明飞廉行走如飞,似驾风气,速度很快,其创意与“紫燕骝”比喻良马之神速是一致的,推断准确。

 

第五讲 文中观点态度的理解把握

【名师导学】

任何一篇文章,无论是社科类文章还是科技类文章,都反映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看法。这认识和看法,就是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在说明文或科学论文中,作者在阐述某一事物或事理的实际价值时,都流露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行文时不免表明自己赞成或否定的看法。因此,理解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也就能表现出读者阅读的综合素质。

有些文章,作者的表达意图并没有明显地表露出来,而是隐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其主观性很强。但是,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是比较客观的,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喜爱什么,厌恶什么,经过分析,是不难理解和把握的。要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主观意图,首先要理解和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只有从理解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入手,才能准确而深入地掌握文章的内在意义。

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是散见在文章的各个部分,通过语言信息传递出来。理解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 

1.  分析文章的标题

上面高考示例中,2001年全国高考卷选文题目为《铜奔马正名》,文中的所有观点都围绕着为“铜奔马正名”而展开,在答题时,抓住题意,进行选择,许多观点是不难理解和把握的(如第17、18题)。

2.  弄清文章的主旨

    要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首先应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通读全文之后,应知道作者在文中要告诉读者什么,读者从中明白了什么或受到了什么启发,这样就可推知作者的观点态度。

3.  依据文章的体裁

根据具体文体作具体分析。文体不同,作者观点、态度的表现方法也不同。如议论文的论点就是作者的观点,说明文和科学论文,虽然侧重于说明事物或事理,但其中也 处处流露有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如前几年侧重在科技类文章,作者对科学前沿的创新倍加关注,牵涉到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学科领域,对自然科学的大胆创新表示赞叹和肯定;目前,由纯粹自然科技文向科技和社会的相交叉的文章(《沙尘暴》),乃至纯社会科学论文(考古、历史等)方面文章转向。掌握这类文章的基本范式和规律,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4.  联系文章的背景

文章的写作背景往往决定着作者的写作动机和意图,了解它们,也能帮助我们去理解和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如科学创新、人与环境、人文因素等背景。另还要多具备一些知识背景和社会背景,即培养自身的自然科学素养和人文科学素养,就能帮助我们既快又准在理解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5.  抓住文章的材料

作者在说明事物或阐述事理时,一定会使用大量的材料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材料中有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都可以附着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详尽地分析材料与支撑观点的过程,就不难找到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了。如如高考题阅读《铜奔马正名》的第19题。

6.  紧扣文章的语言

语言是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负载,抓住关键的词语、句子、段落,就能很快地理解把握。如高考题阅读《铜奔马正名》的第20题。

【典型剖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数学的出现,确实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可是,离开了这种探索精神,数学是无法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风调雨顺”是人类的物质生活不可少的。可是“巫师”的“祈雨”不也是满足需要的“手段”之一吗?人总有一个信念:宇宙是有秩序的,数学家更进一步相信,这个秩序是可以用数学表达的,因此人应该去探索这种深层的内在的秩序,以此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

因此,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永恒的主题是“认识宇宙,也认识人类自己”。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数学把理性思维的力量发挥得淋漓尽致。它提供了一种思维的方法与模式,提供了一种最有力的工具,提供了一种思维合理性的标准,给人类的思想解放打开了道路。现在人人都知道实验方法的重要性,但是任何科学实验,离开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将是没有意义的。在伽利略的时代就是这样,他的许多实验都是所谓理想实验,在近代就更是这样。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但是,数学在文化中的这一地位是不可移易的,而只有日益加强。有人认为数学是现代文化的核心或基石,始终处于中心地位,而影响到人类知识的一切部门,似乎没有必要去争这个“中心”或“核心”的地位,但是历史已经证明,而且将继续证明,一种没有相当发达的数学的文化是注定要衰落的,一个不把掌握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的民族也是注定要衰落的。

                                ——节选自《数学与文化》

7.关于“数学的探索精神”阐述错误的一项是

A.探索精神是数学最本质的特征。

B.探索精神是数学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手段之一。

C.数学探索的是宇宙深层的内在的秩序。

D.数学的研究探索与理性思维是密不可分的。

8. 对“伽利略的时代就是这样”这句话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伽利略的时代,人人都知道实验方法的重要性。

B.伽利略的实验都是理想实验,其意义是巨大的。

C.在伽利略时代,许多实验离开了一定的逻辑思维,是毫无意义的。

D.在伽利略时代,只有伽利略的实验是有意义的,其他实验都是毫无意义的。

9.下列内容不能说明数学文化重要性的一项是

A.数学在探索过程中,给人类的思想解放打开了道路。

B.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

C.一种没有相当发达的数学的文化是注定要衰落的。

D.一个不把掌握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的民族也是注定要衰落的。

10.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探索精神是数学文化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最显著的特征。

B.“认识宇宙,也认识人类自己”是数学长久的固定不变的主题。

C.数学的出现,满足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D.作者认为应把数学当作是现代文化的核心或基石,让它始终处于中心地位。

[解析] 7.B (原文为“离开了这种探索精神,数学是无法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这里转述错误) 8.C(根据原文最后一段确定,其余项说反了) 9.B (太笼统,不具体,不能作为题干要求) 10.C (A项应为“最根本的特征”,B项应为“满足了人类物质生活的需要”,“精神生活”是误扩范围了,D项错在“作者认为”,尽管作者同意这一观点,而文中却是说“有人这样认为”)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拉丁文中有一句名言:“诗人是天生的不是造作的。”这句话有不可磨灭的真理。
从前有许多迷信和神秘色彩附丽在“天才”这个名词上面,一般人以为天才是神灵的凭借,与人力全无关系。我以为与其说“天才”,不如说“资禀”。资禀是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只有程度上的等差,没有绝对的分别。所谓“天才”不过是在资禀方面得天独厚,并没有什么神奇。莎士比亚和你我相去虽不可以道里计,但他所有的资禀你和我并非完全没有,只是他有的多我们有的少。除白痴以外,人人都多少具有文学所必需的资禀。不单是了解欣赏,创作也还是一理。
    就资禀说,人人本都可以致力文学;不过资禀有高有低,每个人成为文学家的可能性和在文学上的成就也就有大有小。近代心理学家研究资禀,常把普遍智力和特殊智力分开。普遍智力是施诸一切对象而都灵验的,特殊智力是施诸某一种特殊对象而才灵验的。对于某一项有特殊智力,我们通常说那一项为“性之所近”。一个人如果要专门做文学家,就非性近于文学不可。如果性不相近而勉强去做文学家,成功的固然并非绝对没有,究竟是用违其才;不成功的却居多。世间有许多人走错门路,性不近于文学而强作文学家,耽误了他们在别方面可以有为的才力,实在很可惜。“诗人是天生的不是造作的”一句话对于这种人确是一个很好的当头棒。
    但是这句话终有语病。天生的资禀只是潜能,要潜能现为事实,不能不假人力造作。好比花果的种子,天生就有一种资禀可以发芽成树,开花结实;但是种子有很多不发芽成树开花结实的,因为缺乏人工的培养。种子能发芽成熟开花结实,有一大半要靠人力,尽管它天资如何优良。人的资禀能否实现于学问事功的成就,也是如此。天才愈卓越,修养愈深厚成就也就愈伟大。李白、杜甫对于诗不能说是元天才,可是读过他们诗集的人都知道这两位大诗人所下的功夫。西方大诗人像但丁、莎士比亚等,也没有一个不是修养出来的。
       (选自朱光潜《谈文学》)
    7.“诗人是天生的不是造作的”中的“造作”一词在本文中的意思是
    A.自我修养   B.坐等其成

C.别人吹捧   D.一蹴而就

8.第三自然段引用“诗人是天生的不是造作的”一句,目的是要说明
    A.人人都可以成为文学家,天生的资禀并非决定的因素。
    B.性不近于文学而能成为文学家的成功例子并非绝对没有。
    C.由于资禀有高有低,因此并非人人都可以成为文学家。
    D.虽然在文学上的成就有大有小,但人人都可以致力文学。
    9.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若论与生俱来的资禀,伟大的莎士比亚与一般人并没有很大的差异。
    B.除白痴外,每一个人都具有文学创作所必需的资禀并能成为文学家。
    C.李白、杜甫并无诗人的资禀,但靠后天的努力,都成为伟大的诗人。
    D.一个人如果性不近于文学却要勉为文学家,结果只会耽误他的才能。
    10.与作者观点不符的一项是
    A.只要有思想感情,每一个人都可以具有一定的文学欣赏能力。
    B.文学家不是天生的,但是如果没奋天分,则很难成为文学家。
    C.李白、但丁之成为大诗人,不是靠资禀,而是靠后天的修养。
    D.资禀的优劣、付出的多寡,往往与成就的大小构成正比关系。

[解析] 7.A (注意第三自然段的表述) 8.C(“‘诗人是天生的不是造作的’一句话对于这种人确是一个很好的当头棒”一句是对“性不近于文学而强作文学家”这类人说的,这也是这一自然的主旨) 9.D(注意“如果性不相近而勉强去做文学家……究竟是用违其才……耽误了他们在别方面可以有为的才力”。 A项注意原文的“莎士比亚和你我相去虽不可以道里计”一句意思是莎士比亚与你我的差异很大(道里:普通长度);B项注意“除白痴外……多少具有……”和“每个人成为文学家的可能性……就有大有小”两句;C项注意“李白、杜甫对于诗不能说是无天才……”一句) 10.C (李白、但丁等之所以能成为大诗人,既要修养,也离不开资禀)

【综合巩固】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设立了《人类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1年公布了世界1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的昆曲入选。对“非物质文化遗的认识过程,同样付出了时间的代价。三千年前(1972年),形成了最早的世界遗产公约,当时主要指有固定空间形式的文化遗产,简称物质遗产或有形遗产。

    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逐渐形成强势文化对弱势边缘文化的侵蚀,当经济迅猛发展到每个地域后,相应而来的是物质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的急剧改变,导致许多民族的无形文化急剧消亡和流变。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人们开始关注人类文化不同的精神存在,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传统存在与可持续发展。世界开始把保护口传的民间文化遗产提到了议事日程。《人类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报规定指出:“列入《名录》的必须是代表性的传统杰出工艺,有代表性的非文字形式的艺术、文学,突出代表民族文化认同,又因种种原因濒于失传或正在失传的文化表现形式。”

    围绕着口头文化传承下来的习俗生活,我们能列举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像陕北春节习俗中的民间艺术,如古老的社火、民间剪纸、民间秧歌、皮影戏、面花等,还有南方的傩戏,苗族刺绣,藏族口传史诗《格萨尔》,蒙古长调,都蕴含着古老深厚的文化底蕴,充满了鲜活野性的生命风采。

    口头文化传承是一个充满人性活力、有着独特思维的传统,是一个具有真正文   化时空含量的传统。文化的大树总是在民间的土壤里埋藏着根系,埋藏着生命的古   老基因,正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的那样:“对于许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   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维系生存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

    活态的非物质文化,一旦消失,是不可再生的。我们不仅要提倡生态环保,同时   也应大力提倡文化环保。中国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世界独一无   二的。在民间,许多古老文化原型在不同时代通过积淀形成了不同文化形态的叠层   和变体,我们应当去打破地下考古和地上活态文化、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之间的隔   阂,打通汉民族和少数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深层关联。

7.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民族面临失传和正在失传的各种传统文化的总称。

B.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民族独特的传统杰出工艺及非文字形式的艺术、文学等   文化表现形式。

C.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于有固定空间形式的文化遗产,是—种无形遗产;活态文化、民间文化。

D.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民间有着不同文化形态的迭层和变体,体现了各民族 文化形态血脉相连。

8.下列对“对于许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维系生存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一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一个民族古老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基因,具有鲜活的 生命风采。

D.处于弱势边缘文化的民族,如果不设法保护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面

 临被强势文化侵蚀的危险。

C.每个目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突出代表该民族的文化认同,体现该民族独特 思维传统,所以是该民族的基本标志。

D.对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实际上就是对该民族独特的精神存在的重 视,是该民族发展进步的前提。

9.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得到全世界关注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取得全球一致的认识,需要付出时间的代价。

B.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之根,也是一种无法再生的文化资源。

C.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了人类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急剧改变。

D.许多民族的无形文化迅速消亡流变,影响了人类文化的多元存在和持续发展。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全球工业现代化、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必将导致全球文化一元化的趋势。

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交流往往是前者强势文化对后者弱势文化的侵蚀。

C.加强各民族多元文化的沟通交融,应是中国搞好文化环保的重要方面。

D.已公布的世界1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下定能免于失传

[解析] 7.A (各种文化中既包含非物质文化,也包含物质文化)8.C(题干为“对于许多民族”,C项误解为“每个民族”,以偏概全) 9.D(根据2、3段文意筛选概括可得) 10.C (A项错在“必将导致全球文化一体化的趋势”,B项错在“文化交流往往是……侵蚀”,D项错在“定能免于失传”)

 

(二)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关 汉 卿 不 朽

夏 衍

关汉卿不是哲人和圣贤,在当时,“医”和“儒”的地位是很低的。看来,他只不过是一个地位不高的小知识分子。元明时代的文献里,关于关汉卿生平的记述,大部分都值得怀疑。“金元间解元”小说,显然是不可信的,王国维证明了他不可能在元朝“得解”,郑振铎同志指出了“解元”两字只不过是“对读书人的通称”;“官太医院尹”,金元两代的《百官志》中,“太医院”下都没有“尹”这个职位,即使有,也可以肯定只不过是一个“小吏”而已;“大金优谏关卿在”的话,不过是想象之谈;至于有人引用他所作的《不伏老》——(南吕一枝花)套中的描写,来证明他是一个十足的风流浪子。我看这也是很片面的推断, 姑不论词中的描写不一定是自然主义的自述 ,即使是吧,在那个黑暗时代,这样“自述”一番,何尝不可以解释为故作佯狂,以冲淡他的政治色彩。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元初名臣中有作小令套数者;唯杂剧之作者,大抵布衣;否则为省掾令史之属。”关汉卿没有在元朝做过大官,他混迹在市井与作场勾栏之间,偶倡优而不辞,与受作践的下层人民有着深切的联系。由于他身受和目击到人民群众的痛苦,他不能“袖手旁观那些被雨淋泥溅的人”而“缄口不言”,于是他就干犯“被裂为齑粉”的危险,用戏曲作为武器,和猛兽集团进行了勇敢的斗争,王国维用“一空依傍,自铸伟词”这两句话两形容关汉卿,我觉得是恰当的。他所说的“一空依傍”,也许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是政治上、社会上无所倚傍;二是在创作上他突破了古典文学的规范,用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给中国文学吹进了清新的空气。“自铸伟词”这句话,出自刘勰《文心雕龙》中的《辨骚》,可见王国维是以关汉卿和屈原并举的。《辨骚》中所说的“朗丽以哀志”,“绮靡以伤情”,“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彩绝艳,难与并能”,我觉得关汉卿也是可以当之无愧的。
    7.以下不属于作者否定关汉卿为“金元间解元”或“官太医院尹”时所用证据的一项是
    A.王国维证明了关汉卿不可能在元朝时“得解”。
    B.郑振铎指出“解元”只不过是当时“对读书人的通称”。
    C.金元两代的《百官志》中“太医院”项下设有“尹”这个职位。
    D.“大金优谏关卿在”的话,不过是说话人的想象之谈。
    8.从全文看,作者赞扬“关汉卿不朽”的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处于社会低层,身受并目击群众的痛苦,其作品表现了对人民深切的同情
    B.在政治上、社会上不向达官贵人巴结投靠,在创作上他突破了古典文学的规范
    C.“自铸伟词”,指关汉卿创作戏曲——自己铸造武器,冒死同元朝统治者作斗争
    D.他在创作中,用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给中国文学吹进了清新的空气
    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开头的“哲人”就是指“医”,“圣贤”就是指“儒”,用以说明关汉卿是一个地位不高的小知识分子。
    B.文中用来表明作者观点的词语有:“不可能”、“想象之谈”、“很片面”等等
    C.作者对元明两代文献里关于关汉卿生平的说法,所持的基本态度是:怀疑
    D.语段有立有驳,“他只不过是一个地位不高的小知识分子”是立,对人们的四种说法是驳;论据充分有力。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说:“在当时,‘医’和‘儒’的地位是很低的。”这说明,对比其他重要朝代而言,元朝不重视科学和文化。
    B.“姑不论词曲中的描写不一定是自然主义的自述”中的“自然主义”是一种创作的方法或倾向,即纯客观地描写事物。
    C.语段中三次引用王国维的话来论述,由此可见,王国维是研究我国古典文学的一位大师级的人物。
    D.《宋元戏曲考》中说,名臣写散曲,杂剧作者多布衣,这说明,相对而言,散曲适合写个人情感,杂剧能更广阔而深刻地反映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

[解析] 7.D(这只是作者的推测,不能看做是证据) 8.C(“自铸伟词”,应解为“自己将人民群众的语言进行艺术加工,运用于戏曲创作之中”) 9.A (指代错误)  10.B(“自然主义”原指着重描写现实生活中个别现象和琐碎细节,不能反映社会本质的倾向或方法,文中指真实而具体地描写。但作者描写事物总带有主观色彩,不可能纯客观地描写)

 

学生课后练习答案(学生用书B)

 

(一)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7—10题。

有人以为,只要拿起毛笔沾了墨汁在宣纸上一挥,写上几个汉字就是书法了,甚至自称是书法艺术。其实,称得上“艺术”需要有“艺术性”,更需要有个性的创造力。若以现代的艺术概念来衡量,是应该对实用性的书写和艺术性的书写做点区别的。书法艺术是对书法的高要求,书法是对写字的规范化要求。书法艺术应体现书写者的人格的文化的双重魅力。而一般的书写者只是在写“字”——这是文字的功能。书法是以“法度”来规约书写者,而书艺则比法度的要求更高。显然,书写者(写字)不必具有书法和书艺的丰富因素,而书艺则必须包含书写和书法的因素。字外无字,写字匠所为;字外有人文,书法家所为。自古及今大量的书法作品严格说来只是“书法”和“写字”。好的书法艺术作品一定会集中透露书写者的生命感动与文化趣味以及书写习惯。

    中国书法艺术在漫长发展过程中赖以生存的母体是汉文字,故人们往往将书写的内容当作书法艺术的内容,这是一个误会。书法艺术的内容在于书写的意与法的艺术性,要落实到“法”的美,而不是落实到“字”的是与非上。中国书法是形式上极为简约的艺术,它利用汉字,寄生于汉字,但它有相对独立的生命。文字内容(文学性)可以引导和升华书写艺术,使意与法得到更完善的发挥,但从本质上而言,“字”的内容不是“书”的内容。“字”义决定实用功能,“书”法(写意)决定欣赏功能。虽然历史上的书法存活常常两位一体,但是,在今天从学术立场不妨进行区别认定,不要混淆。如半坡彩陶刻符我们可以认定它富于艺术性,但不能认为它是今日概念中的“艺术”。又如古代的刑徒砖上的刻划,它可以用作艺术研究的佐证和实物,但不能无限夸大它的艺术性。从本质上说,艺术的精神含量决定了艺术品性。 “字”“写”得好不好,标准可以不同,但“字”的“写”是书法之成为艺术的关键。因而,从传统的立场言,理解书法的关键在于理解书写性,理解对象何以“书写”和为何如此“书写”以及“书写”得如何。欣赏书法艺术,是一次生命节奏和文化秩序的摸索、体验:而创造书法艺术是一次不可重复的视觉心理运动。通过书法,我们可以感觉体验到不同的生命和文化力量,其中有无尽的活泼力量让人感动。书法与其它视觉造型艺术有个显著不同:它受制于一个母体一一汉字。但是,对于艺术的书写而言,是不同的文化生命个体对汉字标准形态的不断“试对”和“试错”的过程。书意就在书写之中,而书写本身就是一个对自我意思的“试对”和对他人规范的“试错”过程。其实,理解书法比理解绘画难多了。中国书法的美妙不是人人都能轻易体认的。

(摘自《光明日报》,2001.9.13)

7.第二段中“半坡彩陶刻符”、“古代的刑徒砖上的刻划”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

A.人们往往将书写的内容当作书法艺术的内容。

B.中国书法是形式上极为简约的艺术,它利用汉字,寄生于汉字,但它有相对独立的生命。

C.书法艺术的内容在于书写的意与法的艺术性,要落实到“法”的美,而不是落实到“字”的是与非上。

D.历史上的书法存活常常两位一体。

8.不能支持“中国书法的美妙不是人人都能轻易体认的”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书法艺术体现着书写者的人格魅力和文化魅力,即“字外有人文”。

B.欣赏书法艺术,是一次生命节奏和文化秩序的摸索、体验;而创造书法艺术是一次不可重复的视觉心理运动。

C.中国书法受制于一个母体——汉字,这一点与其它视觉造型艺术有显著不同。

D.艺术的书写是不同的文化生命个体对汉字标准形态的不断“试对”和“试错”的过程。

9.下列观点不属于作者着重表述的一项是

A.书法艺术应体现书写者的人格的文化的双重魅力。

B.人们往往将书写的内容当作书法艺术的内容,这是一个误会。

C.书法与其它视觉造型艺术有显著不同。

D.中国书法的美妙不是人人都能轻易体认的。

10.根据文意,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我国古代,对实用性书法和艺术性书法并没有明确的区分。

B.为体现书写者的文化魅力和人格魅力,书写者可以不考虑书写的内容。

C.用今人的眼光来看,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国古代的书法作品并不能称得上是艺术。

D.同一个书法家,在不同的场合可以创作出具有同样人格魅力和文化魅力的书法艺术作品。

[解析] 7.C (第二段开头即提出C项的观点,后面所举例子全为C项服务)  8.C(C项句子与“美妙”无关)  9.C(C项中提到的是书法与其它视觉造型之比较,而本文主要讲的是书法之美,并无其它视觉等)  10.A(文中有“若以现代的艺术概念来衡量,是应该对实用性的书写和艺术性的书写做点区别的”句,可知A项的推断正确:“文字内容(文学性)可以引导和升华书写艺术,使意与法得到更完善的发挥”、“自古及今大量的书法作品严格说来只是‘书法’和‘写字’、”“创造书法艺术是一次不可重复的视觉心理运动”等句可印证B、C、D三项的推断错误)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2—15题。

桥的运动

桥是种固定建筑物,一经造成,便屹立大地,可以千载不移,把它当作在面标志,应当是不再准确不过的。《史记·苏秦列传》里有段故事:“尾生(人名)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他们所以约定在桥下相会,就因为桥是不会动的,但是,这里所谓不动,是指大动而言,至于小动、微动,它却和万物一样,是持续不断、分秒不停的。
  车在桥上过,它的重量就使桥身变形,从平直的桥身变为弯曲的桥身,就同人坐在板凳上,把板凳坐弯一样。板凳的腿,因为板的压迫,也要变形,如果这腿是有弹簧的,就可看出,这腿是被压短了。桥身的两头是桥墩,桥上不断行车,桥墩就像板凳腿一样,也要被压短而变形。把板凳放在泥土上,坐上人,板凳腿就把人的重量传到泥土中,使泥土发生变形。桥墩也同样使下面的基础变形。桥身的变形表示桥上的重量传递给桥墩了,桥墩的变形表示桥身上的重量传递给基础上,基础的变形表示桥墩上的重量传递给桥下的土地了。通过桥身、桥墩和基础的变形,桥上的一切重量就都逐层传递,最后到达桥下的土地中,桥上的重量终为地下的抵抗所平衡。物体所以能变形,是由于内部分子的位置有变动,也就是由于分子的运动。
胡子车在桥上高速行驶时,使桥梁整体发生震动。此外,桥还受气候变化的侵袭。在狂风暴雨中,桥是要摆动或扭动的;就是在冷暖不均、温度有升降时,桥也要伸缩,形成蠕动。桥墩在水中,经常受水流的压迫和风浪的打击,就有摇动、转动和滑动的倾向而在地基中发生移动。此外,遇到地震,全桥还会受到水平方向和由下而上的推动。所有以上种种的动而引起的桥的变形,加上桥上重量和桥本身重量所引起的变形,构成全桥各部的总变形。任何一点的变形,就是那里的分子运动的综合表现。
    桥是固定建筑物,所谓固定就是不在空间有走动,不像车船行走。但是,天地间没有完全固定的东西,桥的平衡只能是瞬间现象,它仍是桥的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桥的运动是桥的存在形式。
    12.根据文意,对“桥是不会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桥不会移动,处于完全静止的状态
    B.桥在有重车疾驰、巨浪冲击时是岿然不动的
    C.桥上无车无人,只有本身重量时,它不发生变形
    D.桥小动、微动不止,但人们察觉不出桥在空间的变化
    13.文中用“人坐板凳”的比喻,要说明的一项是
    A.桥是一定承载量的,超过承载量就要引起变形
    B.建筑桥梁要保证质量,所用材料要符合科学的弹性系数
    C.车在桥上驶过时,桥上的一切重量逐层传递到桥下土地中
    D.桥像板凳,桥墩像板凳腿,所以桥能承重
    14.下列对桥的运动的描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车在桥上高速行驶时,桥墩就有摇动、转动和移动

B.桥受气候变化的侵袭,在狂风暴雨中会发生摆动和扭动
    C.受水流压迫和风浪打击,桥墩在地基中发生移动
    D.在冷暖不均、温度升降时,桥会伸缩,发生蠕动
    15.下列对本文中心的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A.桥在重力作用和各种外力的影响下会发生变形
    B.桥无时无刻不在运动,桥的运动就是桥的存在形式
    C.桥的平衡是桥的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瞬间现象
    D.桥任何一点的变形,就是那里的分子运动的综合表现

(选自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语文试题)

[解析]12.D (这里的不动是相对的,故选D)  13.C(打比方的目的是要说明科学原理)  14.A(应发生震动) 15.B(概括全面)

 

考点5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

这一考点在高考能力要求方面属于C级层级。这一考点,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具备较强的推断力和想像力,是对人的潜在能力的测试。根据原文所提供的某种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像,是现代文阅读中一项很重要的能力,这种形式还可以考查考生是否真正读懂了原文隐含的意思。读文章不仅要会读而且要思考,探究文章以外的知识,为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有理有据的。有时,阅读材料没有给出现成的结论,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像,这是研究性学习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推断”是阅读过程中一种创造性的逻辑思维活动,2001年起把它列入《考试说明》,体现出命题人由过去注重知识立意向以能力立意转变的指导思想,它要求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进行以此推彼、以因推果、以已知推未知、以现在推知未来、以局部推知整体等以分析综合为主要特征的思维能力。所谓“想像”,是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没有想像,就没有创造,无论创造想像还是再造想象,对阅读都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考生经常出现以下错误:

1.阅读时,未能从文中找到真正的推断前提,主要是未能真正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前提不真实,推断过程哪怕再合理,结论也是错误的。

7.  被命题人布置的推理过程错误的迷惑项误导,推断中偏离正确方向,也导致推断错误。

    3.想像不合情理,无限夸大或随意缩小想像的范围,出现想像的局限性和失真性,导致答题错误。

在复习时,教师应不断强化考生的“观点态度抽象性”的观念,培养“透过语言表层探究深层含意”的思维习惯,并注意以下几点:1.分清真伪,明确前提;2.找准因果,强调逻辑;3.辨清范围,弄准已未;4.大胆想像,小心求证;5.紧扣原文,持之以据。

【高考示例】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2—15小题。

    矛盾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中,模糊性亦寓于万物运动之中。鸡蛋可以孵鸡,当小鸡刚刚啄出蛋壳时,总不能说它仍是蛋,亦不可称之为鸡。突变的事物会呈现短暂的模糊性,而另一些事物放到漫长的时间里考察也会使模糊性突出显现。铅块上放一比重较大的金属球,短时间内它们均呈现出刚体的属性,但经过长时间观察,又会发现金属球慢慢陷入铅块之中。若将上述两个过程用快镜头加以重映.则过去被看成是固体的物质就出现了类似液体的属性,这里,固体与液体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了。

处于昼夜之间的黎明或黄昏、门捷列夫周期表中介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过渡元素,中医的脏腑辨证和脉象的浮沉迟数,却说明了客观世界的模糊性。科学的发展.也许会使这些模糊现象在某个层次上变得清晰起来,而在更深的层次上仍混泡不清。

客观世界的模糊性反映在人脑中,便产生了概念上的模糊性;人又巧妙地利用自已建立纳模糊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控制,完成那些现代先进设备所不能完成的工作:人们几乎可以同样地辨认胖子和瘦子、美丽和丑陋;人们无须测量车速便可明智地躲过川流不息的车队;一行草书虽然大异于整齐的印刷字体,却照样可以被人看懂。

现实生活给模糊理论提出了无数研究课题。模糊理论力图用较为精确的数学语言和概念来描述现实中的模糊现象以及人脑中的模糊概念。如果说前人利用仿生学研究飞鸟而发明了飞机,那么当我们今天研制和应用计算机的时候,却不可忘记最优秀的仿生标本——人。人的思维、判断是那样巧妙,人的经验是那样丰富,人类如何将自已的智慧教给计算机,将自己的思维方法传授给计算机,甚至用自己的艺术修养及审美观念去“陶冶”计算机,使计算机具有更多的“人性”,这已成为模糊理论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

12.画线句子“若将上述两个过程用快镜头加以重映”所强调的意思是

A.铅块和金属球的属性能用快镜头加以重映

B.模糊性有时表现在较长的运动过程中

C.铅块和金属球的模糊性不容易被观察到

D.突变事物的模糊性反映了两个运动过程

13.在作者看来,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客观世界模糊性”的一项是

A.小鸡刚刚啄出蛋壳而出世的时候

B.中医的脏腑辨证和脉象上的浮沉迟数

C.金属球由于漫长的量变而显现出短暂的质变

D.人们可以看懂书法家的草书作品

14.在作者看来,下列事实中能说明“人巧妙地利用模糊概念”的一项是

A.人们利用仿生学研究飞鸟而发明了飞机

B.人们发现突变的事物会呈现短暂的模糊性

C.人发现了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过渡元素

D.人过马路可以明智地躲过川流不息的车辆

15.下面对本文的理解,符合文意的项是

A.模糊性寓于万物运动中,客观世界是在模糊与清晰的矛盾之中发展的

B.模糊理论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模糊性,所以它要用模糊的语言进行描述

C.将人类灵活巧妙的思维判断赋予计算机,有赖于模糊理论在更高水平上的应用

D.“人”能成为计算机的仿生标本,是因为人脑的模糊性大于客观的模糊性

(选自2002年全国高考北京语文试题)

[解析]第12题,答案为B项。原句是一个假设句,假设了“将上述两个过程用快镜头加以重映”的情形,结果是“则过去被看成是固体的物质就出现了类似液体的属性”;题干所表述“所强调的意思”,慢拍摄而快放的情形,物体形态变化了,强调的是模糊性运动过程较长。其余选项,A项和C项太具体,不是强调的结论观点;D项是“无中生有”的。

第13题,答案为B项。本题也考查对作者观点的把握能力。B项是原文第二段中所举三个例子中的一例,其余选项是说明的其他观点。

第14题,答案为D项。本题也考查对文中观点论据的判断能力。题干中已点明能说明“客观世界模糊性”的一项,原文第三段列举了人的三个例子,其中之一就是D项所述内容。其余三项都不是说明“客观世界模糊性”的选项。

第15题,答案为C项。这一是题典型的推断题。A项错在无因果关系,原文中“矛盾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中,模糊性亦寓于万物运动之中”是以“矛盾”类比引出“模糊性”,属于并列关系,不能看成因果关系;与B项相关的原文是“模糊理论力图用较为精确的数学语言和概念来描述现实中的模糊现象以及人脑中的模糊概念”一句,这里推断出“模糊语言”,是故意把意思说反了; D项是因果倒推,细看是原因“因为人脑的模糊性大于客观的模糊性”这一前提根本不存在,从原文看,“‘人’能成为计算机的仿生标本”的原因应该是“人类如何将自已的智慧教给计算机,将自己的思维方法传授给计算机,甚至用自己的艺术修养及审美观念去‘陶冶’计算机”。

第六讲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

【名师导学】

所谓“推断”和“想像”,在科技类和社科类现代文阅读中,前者较为具体,后者比较抽象。这里主要谈谈“推断”。

“推断”即运用逻辑学中的推理思维不获得结论。根据原文已知内容,经过大脑的推理过程,达到推出新的结论的目的。原文的内容,包括观点和材料,都可以作为推断的前提,而得出的结论,一般都是原文以外的内容。近年来,推断题的题型都是选择题。

 推断不是凭空进行的,只有在充分理解并把握文章内容的前提下,才能对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趋势作出理性的推断,它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思维品质,并能进行创造性的阅读。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推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 

1.对应原文内容

命题人在编制题目时,有时用文章中的原句作为前提,阅读时,要逐字核对原文,防止命题人有意改变原文,造成推断失误。但更多的是,命题人对原文的内容加以概括,这更要注意概括是否正确,否则,错误的前提肯定推出错误的结论。

2.弄清因果关系

有时命题人从原文中截取两句看似有因果关系的信息句,“巧妙地”合在一起,选择项由已知结果所推断的原因或由原因所推出的结论是错误的,有悖逻辑。

3.依据全篇主旨

有时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故意脱离全篇内容,断章取义,架空分析,以此来检测考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4.分辨“已”“未”情况

有时命题者“无视”原文信息中“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将会”等修饰限制语,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或者“已然”“未然”混淆,或者“或然”“必然”不分,造成以假当真,超前肯定,言过其实。

5.明确推断范围

有时命题者故意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的词语,或者缩小范围,设置陷阱;或者扩大范围,以偏概全。因此,阅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相关信息中“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到……为止、除……之外”等表范围的词语。

6.  防止曲解原意

有时命题人抓住文中某一关键信息,故意曲解,以此考查考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典型剖析】

(一)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 

B.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这将会使海平面逐渐升高。 

C.既然是人为因素加剧了沙尘暴的危害,人类也就完全有能力减少这种灾害的发生。

D.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因此人类应当顺应大自然,而不要企图去改变大自然。

(选自200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原文见考点1【高考示例】)

[解析]第10题:答案为C。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A项原文与此相关的信息有两处,一是“澳大利亚的沙尘暴乘着南半球的西风掠过塔斯曼海,使新西兰火山岛上的土壤更为肥沃”,另一处是“从非洲内陆吹向地中海的强风帮助古罗马人使用帆船从埃及运回小麦,但也将撒哈拉大沙漠的沙尘带回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沙尘暴固然使空气中可吸入颗粒增加,然而由于沙尘含有碱性,又可中和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减缓酸雨的发生”,由这两处信息可知,沙尘暴给这些国家带来的影响是两方面的,有利也有弊,带来的好处是“土壤肥沃,减缓酸雨的发生”。从题干的表述来看,对原因的表述是符合原文的,但由“因”而推及的“果”却是错误的,因为原文重点论述了“由于人为原因,沙尘暴已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一大灾害”,而且表述中用了“必将”一词显得太过武断,两者并无必然的因果逻辑,这样的字眼在答题时千万不能放过,它往往就是命题人设置的干扰点之一;B项中列出“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的前提,两者是相抵消,抑或也未表明两者的数量,因此,“将会使海平面逐渐升高”的结论没有必然的联系,推断根据不足;D项信息来源是文章最后一段歌德所讲的话:“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错误永远是人犯下的。”从整篇文章来看,作者引用歌德话的目的是强调人不能违背客观规律,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积极地适应和改造大自然。可选项却不顾全篇内容,片面地由此推断“人类不要企图去改造大自然”,显然过分夸大了规律的客观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因为人类利用规律去改造自然,造福后代,这才是终极目的,也正是歌德这句话给人类的重要启示。只有C项推断正确。

(二)20.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利用钠原子降低光速的代价要小于利用铷气

B. 光通过高温铷气时,其传播的速度也会降低

C. 紫外线的波长短,所以传播的速度比较慢

D. 目前以慢光为基础的应用已经成为现实

(选自200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原文见考点3【高考示例】)

[解析]第20题:答案为B项。原文中与A项相关是“把原子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是非常困难的”“用热的铷原子做实验要简单得多”等信息;不能推断出“利用钠原子降低光速的代价要小于利用铷气”的结论,而只能得出相反结论;C项推断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紫外线波长短”与“传播速度”在原文中无必然联系,只能作为“读取形状更小、排列更紧密的数据”的理由来源;D项“目前以慢光为基础的应用已经成为现实”中的“已经”一词属于“已未混用”,从原文看,只在“考虑”阶段。只有B项推断正确,原文中有“在冰冷的钠原子中使光速降低的基本原理在热的铷原子中也同样适用”的推断理由。

(三)20.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库提要》虽然比《三才图会》晚出,却是一部权威性的著作

B、高诱、王逸、洪兴祖三人都是我国古代学问渊博的注释家

C、在汉代画像石中,凡是有人骑马形象的图案,就不属于神话故事

D.在体会古人创意这一点上,“飞廉铜马”和“紫燕骝”两个命名是相似的

(选自200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原文见考点4【高考示例】)

[解析]第20题:答案为C项项与原文“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常有人骑神兽、驾神龙升天的景象,亦有骑马的形象,但神兽归神兽,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其形”一句相悖,命题人用“凡是”一词,夸大了范围,有失偏颇。A项可从“且《四库提要》认为其中采摭浩博,然间有冗杂虚构之病”信息中推断,是《四库提要》评论《三才图会》的话语;B项从所引三人的“注”中得出推论;D项从原文中所引古籍“飞廉善走”、“长毛有翼”、“能致风气”等句看,是说明飞廉行走如飞,似驾风气,速度很快,其创意与“紫燕骝”比喻良马之神速是一致的,推断准确。

【综合巩固】

(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7—10题。

  中国历史传统富于传说性质的特点,使各种名列“正史”的著作也不能免俗。以居于“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为例,它就广采博纳了许多传说,并对其中的某些内容作了增删,叙述上更富于文学气。比如,秦始皇巡幸江东时,项羽夹在人群中观看,傲然评论道:“彼可取而代也!”英豪之气溢于言表。陈胜贫困时,对同伴说:“苟富贵,毋相忘。”气概相差一筹,只念念于个人能否翻身转运。而刘邦在咸阳看见秦宫殿的壮丽时竟失声大叫:“大丈夫生世,当如是也!”一脸的贪婪与鄙俗,气质更低下了。关于项羽、陈胜、刘邦这三位著名反秦领袖在失意时各言其志的这些传闻,前人往往视为司马列迁的文学笔法,把它解作一种人物性格的对比描写。其实差矣,司马迁在这里肯定依据了民间传说的某些材料,否则哪能描写得这样栩栩如生。

  《史记》中那些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并不是史学家司马迁一手“创作”的。离开民间传说的哺育,个人的想像是达不到如此多样化的地步的。司马迁曾以“网罗天下放失旧闻”作为自己治史活动的座右铭。他公开宣布,自己非常重视参考、吸收民间传说。再如《鸿门宴》这样的场景,当事人早已死尽,又无官方的详细记载予以披露,司马迁的想像力再丰富,也不可能活现出如此生动的个性冲突的戏剧性场面。其中“项庄舞剑”一段,与后代民间说书的风格十分接近,与其说是后来的民间说书人受了《史记》这部臣著的影响,还不如说二者同受汉代及以后的民间传说形式的影响。司马迁的这种态度,对以后史学界有直接影响。“二十四史”不同程度地吸收了民间传说,以至于有志者完全可以从中勾勒出一部“中国正史中的民间历史传说大系”。当然,这还不包括那些为数更多的稗史、遗闻、野语、历史演义和历史剧里的历史传说。如果把二者加在一起,总量将在被目为“宝库”的希腊神话传说和印度故事之上。

  中国三千年以上文字记载的历史,产生了庞大的文献记录。从春秋时代,中国历史著作就一直没有断绝过,形成了传统。从汉朝始,每代统治者都要动用大量的人力进行官方的修史活动。民间的历史著述也很繁多。即使在社会动荡、文明解体的南北朝时代,这一传统也未从根本动摇。其结果是形成了一个无论从数量上看,还是从时间跨度上看,都十分惊人的历史记录体系。

7.对第一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以《史记》为代表的“二十四史”因为采用民间传说撰写历史,所以形成了我国历史传统富于传说性质的特点。

  B.司马迁对项羽、陈胜、刘邦这三位著名反秦领袖的描写并无多大的文学气,只不过是采纳了民间传说的某些材料。

  C.文中引用《史记》中对项羽、陈胜、刘邦言行的描写,从而有力地证明《史记》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历史著作。

  D.《史记》之所以能把项羽、陈胜、刘邦刻画得如此生动,并非完全是史马迁的想像和描写的结果,而是因为有生动的民间传说这个基础。

8.下列对“离开民间传说的哺育,个人的想像是达不到如此多样化的地步的”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离开了民间传说,像司马迁这样的史学家就不可能撰写出真正的历史著作。

  B.《史记》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有赖于民间传说和作者的想像力。

  C.多样化的想像是司马迁能在《史记》中塑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重要因素。

  D.民间传说培养了史学家丰富多彩的想像力,从而为塑造历史人物打下了基础。

9.第二段引述了“项庄舞剑”的史实,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庄舞剑”中富有戏剧性的、生动的描写反映出民间说书艺人对《史记》的影响。

  B.“项庄舞剑”这个片断描写生动,极具戏剧冲突,这也是后代民间说书艺人说书的特点。

  C.史马迁对“项庄舞剑”的描写明显受到了民间传说的影响。

  D.后代民间说书的风格与《史记》中的一些描写相似,并不能说明后代的民间说书人受到了《史记》的影响,而是二者都受到民间传说的影响而导致相似的。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四史”中大多数历史著作吸收了民间传说,因此可以据此编写出一部“中国正史中的民间历史传说大系”。

  B.《史记》是“二十四史”中首部依据民间传说来撰写历史的史学著作。

  C.把“二十四史”中民间传说和真实的历史故事加起来,数量将超过希腊神话和印度传奇故事。

D.官方修的所谓“正史”和民间的历史著作构成了十分惊人的历史记录体系。“正史”中的民间传说成分少一些,民间历史著作中民间传说则多一些。

[解析]第7题, D项(A项:因果颠倒;B项否定过当;C项:引用的作用有误)第8题,答案为A项;第9题,答案为A项(文中有限定语“后来的”,司马迁尚无“民间说书艺人”)第10题 ,答案为B项(A项应是全部。C项:应是“二十四史”中吸收的民间传说加上稗史、遗闻等。D项:“正史中的民间传说成分少一点,民间历史著作中民间传说则多一些”文中无此说)

(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7—10题。

直觉通常是指对某种情况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领悟或理解,也就是突然跃入人们意识中的一种使问题得到澄清的思想。诸如灵感、启示、预感等都是用来形容这种现象的。直觉在科学发现和发明当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美国,化学家普拉特和贝克对一些科学家的有关“你是否得益于直觉”的调查中,经常得益、偶尔得益和从未得益的比例分别是33%、50%和17%。据他们的调查,7%的科学家说他们的直觉一贯正确,其余的人则说有10%—90%不等的直觉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即使如此,这也可能是比实际情况乐观的估计,因为成功的例子往往比失败的例子容易被记住。

直觉的产生常常是在对某一问题进行了一段时间专注的研究并渴求解决却放下工作转而考虑其它事情的时候,这时一个肯定的想法却戏剧性地突然到来,人们会因此而感到狂喜甚至惊奇。这种现象的心理原因现在仍未被充分理解。一般的看法认为,直觉产生于大脑的下意识活动。这时大脑也许已经不再自觉注意这个问题了,然而却还在通过下意识活动思考它。产生于不自觉思考时的新设想,往往会带来某种情感反应:感到高兴,或许有点兴奋。与此同时,由该问题所引起的一切烦恼沮丧,也顿时烟消云散。

直觉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暂时摆脱争夺注意力的难题或由此引起的烦恼,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这都有助于直觉的出现。爱因斯坦说他有关时间和空间的深奥概括是在病床上想到的;魏格纳也是在病榻上观察地图才产生板块构造说的灵感的……贝克认为,最理想的时间,是躺在澡盆中的时间,这也许是由于此时此刻完全不受其它干扰,或许还存在着催人梦幻的条件。还有人证明,悠闲或从事轻松的活动,如在乡间散步,或在花园里莳花弄草,对产生直觉是很有好处的。精神高度集中地考虑一个问题,时间过久可能会造成思想堵塞,就像在竭力回忆一件从记忆中消失的事情时往往出现的情况一样。

华勒斯认为,直觉总是出现在意识的边缘而不是中心。他认为应该花力气去捕捉直觉,密切注意出现在思想的支流和回浪中而不是主流中的有价值的设想。据说,有些人在直觉出现以前有某种预感。他们感到某种直觉性质的东西即将出现,但并不能确切地知道究竟是什么。华勒斯称其为“暗示”,这种现象似乎并不普遍。情感上的敏感性或许是科学家应该具有的一种可贵品质。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应被看作是一个创造性的艺术家,把他看成是一个仅仅按照逻辑规则和实验规章办事的人是非常错误的。

7.下列有关“直觉”的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直觉是突然跃入意识中的、使问题得到澄清的自觉的思想。

B.直觉使科学家得益的可能性很大,美国化学家的调查证实了这点。

C.由于某些心理感觉的原因,对直觉正确率的估计,可能高于实际。

D.直觉常常产生在专注的研究没有结果、转而考虑其它事情的时候。

8.对产生“直觉”的条件,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A.借助于大脑的下意识活动,让大脑处在无自觉注意的状态。

B.必须有某种情感反应,或高兴,或兴奋,以排除烦恼沮丧。

C.同回忆一件从记忆中消失的事情一样,清除思想的堵塞。

D.暂时摆脱自觉思考的难题或烦恼,休息或从事轻松的活动。

9.第4段中“直觉总是出现在意识的边缘而不是中心”一句的意思是

A.直觉并不是思维主流中的有价值的设想,它只不过是反复探究过程中的偶然发现。

B.直觉并不在自觉思考主流问题时出现,而可能出现在与主流问题相关的思维阶段。

C.直觉是一种并不普遍存在的对结果即将出现的预感,与自觉思考的中心问题无关。

D.直觉常出现在不知道核心问题所在的模糊意识中,因此只能从边缘问题中去寻找。

10.综观全文,以下分析与推断不符合作者看法的一项是

A.直觉又被称作灵感、预感等,它的产生带有突然性和戏剧性,可能与头脑的下意识活动有关。

B.虽然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有过直觉的体验,但直觉产生的心理原因仍需进一步深入地研究。

C.直觉是一种客观现象,科学家应有意识地捕捉闪现的直觉,并注意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工作。

D.对直觉现象的研究告诉我们,科学家也必须是敏感的有创造性的艺术家,而不能墨守成规。

[解析]7.A(“自觉的思想”一词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8.D (依据是原文中这样的表述:“直觉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摆脱争夺注意力的难题或由此引起的烦恼,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这都有助于直觉的出现。”“还有人证明,悠闲或从事轻松的活动,如在乡间散步,或在花园里荷花弄草,对产生直觉是很有好处的。”A项中“大脑的下意识活动”只是人们对直觉产生“原因”的一种分析,并不能称作“条件”。原文说“这时大脑也许已经不再自觉注意这个问题了”,其中用“也许”表示并不一定:“不再自觉注意这个问题”,不排除正在注意其它问题,如魏格纳的直觉就是“在病榻上观察地图”时产生的,因此“让大脑处在无自觉注意状态”之说不妥。 B项不是“条件,而是直觉解决了中心问题之后使人产生的心理情绪,且“必须有”的表述也不妥。C中“清除思想的堵塞”不是条件,而是结果;且用“回忆一件从记忆中消失的事情一样”作类比,与原文意思不符)9.B (依据是第4段中“他认为应该花力气去捕捉直觉,密切注意出现在思想的支流和回浪中而不是主流中的有价值的设想”。这段话有三个要点:直觉与主流思想有关,直觉又不是思想的中心,直觉是有价值的设想。再根据“思想的支流和回浪”这个比喻,可以推测出直觉出现在“与主流问题相关的思维阶段”中。A项中“直觉并不是主流中的有价值的设想”对原文表述不完整,“反复探究过程中的偶然发现”与原文意思不符。C项中“直觉是一种并不普遍存在的对结果即将出现的预感”,结论过于武断,原文说“这种现象似乎并不普遍”,有“似乎”一词;另“与自觉思考的中心问题无关”之说与原文不符。D项中的“模糊意识”与原文不符,“核心”与“边缘”的概念也与原文不同)    10.D (D项中的“也必须”与原文中的“应被看作”是不一样的,“墨守成规”在原文中没有根据)

学生课后练习答案(学生用书B)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中西方戏剧与人生

                                中国戏剧的特点,可用三句话综括,既动作舞蹈化,语言音乐化,布景图案化。此三者之配合,可谓是人生之艺术化。戏剧本求将人生搬到舞台,但有假戏真做与真戏假做之别。世界即舞台,人生即戏剧,但若把真实人生搬上舞台去演,则为真戏假做。但京剧则是把人生艺术化了而在舞台上去演,因此是真戏假做。也可说中国京剧中之人生比真实人生更有意义了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文学不应有隔。但从中国戏剧来说,正是相反。中国戏剧之长处,正在其与真实人生有隔。西方戏剧求逼真,说白、动作完全要逼近真,要使戏剧与人生不隔。但中国戏剧则只是游戏三昧。即如绘画西方也求逼真,要写实,因此连阴影也画上。中国画则是抽离现实,得其大意,重在神韵和意境,始是上乘作品。中国人作画也称“戏笔”,便是这意义。中国京剧亦如作画般,亦要抽离、不逼真,至少在这点上,中国京剧已是获得了中国艺术共同精神主要之所在。

西方宗教是空灵的,也是抽离现实的,因此有他们逼真的戏剧文学来调剂。中国人自幼读经。所讲全是严肃的人生道理。这些全是现实的。因此要有空灵的文学艺术作调剂。不论中西,在人生道路上,一张终该有一弛。如果说母亲是慈祥可爱,父亲是严肃可畏的,则西方宗教是母亲,文学戏剧是父亲;在中国,儒家道德伦理是严父,而文学艺术是慈母。

中国京剧要抽离现实,故把人生世相绘画化、舞蹈化和音乐化。中国人对人生太认真了,故而有戏剧教人轻松,教人解脱。我们不能说中国京剧不如西方话剧之逼真,这在整个文化体系之配合中各有其分别的地位与意义。

7.  联系全文对“中国京剧中之人生比真实人生更有意义”这一句子的含义进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化了的人生更理想

       B.艺术化了的人生更具美感

C.艺术化了的人生更有艺术感染力

D.艺术化了的人生更逼真

8.能说明“中国艺术共同精神”的一项是                                   

A.与现实保持距离,重在神韵和意境B.教人轻松,教人解脱

C.艺术与人生不应有隔

D.把人生世相绘画化、舞蹈化和音乐化。

9.对原文最后一段中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京剧把人生世相绘画化、舞蹈化和音乐化,是由于抽离现实的需要。

B.中国的戏剧只是起着教人轻松、教人解脱作用。

C.中国京剧抽离现实的特点,与中国人的人生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D.作者认为,中国京剧和西方话剧在整个文化体系的配合中各有自己的地位与意义。

10.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与西方画相比,中国画抽离现实,是上乘作品

B.西方戏剧讲究逼真,所以表现上缺乏艺术技巧

C.西方戏剧表现真实的人生,没有进行艺术创造,因而难以有发展

D.中西方戏剧各有特色,表现手法、艺术追求各有差异,但表现人生、反映生活的艺术目标是一致的

[解析]7. D(“逼真”是西方戏剧的特点)8. A(B.是指要达到的目的;C.说反了,“中国艺术共同精神”是说不机械地再现生活;D.说的是以中国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剧的特点)9. B(“只是”的说法绝对化)10. D(A.项不符合文意;B项在文中找不到依据;C项中“难以有发展”是主观臆断,文中找不到依据)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整个说来,《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说:“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这段写实主义的声明由”石头”所做,有点令人哭笑不得,也有点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

写实的作品中,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的生动、神秘、奇异,使写实的作品也生出想象的翅膀,生出浪漫的彩色,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更文学了。

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或反过来说,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能不能把二者结合一下呢?厚重中显出轻灵,执著中显出超脱,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惚惚的朦胧。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这是人生真味的体验。

荒诞、幻化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当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要求(包括观赏、享受的要求)的时候,荒诞性与梦幻性就应运而生了。荒诞、幻化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就像梦的美,痴的美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经历过一番梦幻”,“说来虽近荒唐,细说颇有趣味”,一方面强调不失其真,未敢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这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极大灵活性,留下了极大的艺术创造力纵横驰骋的余地,留下了自己的创作自由,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的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完全地写实,写作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介入,乃至变成了一种舆论,一种“大众传播”……涉嫌提倡异端与犯上作乱……曹雪芹有几个脑袋敢去以身试文字狱!小说毕竟只是说,至少首先是小说,虽然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有明确的针对性,却因失去了这种针对性而获得了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写小说就要把小说当小说写。《红楼梦》摆在案头,您就“把玩”“把玩”吧。反正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节选自王蒙的《〈红楼梦〉启示录》)

7.对本文第一自然段中“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品既“按迹寻踪,不限稍加穿凿,致失其真”,又要“将真事隐去”,“说来虽近荒唐,细说颇有趣味”。

B.作品既在厚重中显出轻灵,在写实中不失之于拙,又要在执着中显出超脱,梦幻中不失之于巧。

C.作品中既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又坚持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

D.这种方法既给创作者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极大灵活性,又为读者留下阅读与欣赏的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8.以下不属于文学作品“荒诞性与梦幻性应运而生”的原因的一项是

A.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

B.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忽忽的朦胧的人生体验。

C.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需要。

D. 失去现实针对性而获得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

9.下列对有关词语在文中意思的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 “《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一句中“写实”在文中指的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

② “执著中显出超脱”一句中“执著”指的是“追求真实”。

③ “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惚惚的朦胧”一句中“命运”指的是“创作规律”。

④ “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一句中“芜杂”指的是“现实生活”。

⑤ “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的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一句中“二度”的意思是“再次”。

A.① ②     B.① ③

C.② ④     D.③ ⑤

10.以下根据文章内容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写实的小说和写梦幻的小说各有长短,最好是把写实与写梦幻结合起来。

B.写实的作品会变成一种介入,干预现实生活,但只要穿插一些梦幻内容,把小说与人生间离开来,就不至于失之偏颇。

C.《红楼梦》“一方面强调了不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曹雪芹可谓达到了真小说家的境界。

D.增添了一些荒诞和幻化内容的作品比纯写实的作品更具有文学性,更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解析]7.A(前后矛盾)8.A(作品不同风格,非背景)9.A(③应为“世俗人生”;④应为“丰富多彩”)10.B(“只要……就”绝对化了)

 

 

第三部分 文言文阅读

一、              考点解说

(一)考点及解说

    2003年《考试说明》对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要求就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所谓“浅易的文言文”,是指基本词汇是常见词汇、基本文言句式是常见句式的纪传文。这就从原则上确定了文言文备考的基本方向一一其阅读语段并不是艰深难懂的,而是紧密切合中学阅读实际,科学地选择、全面地设计的。那种认为阅读文段及试题越难越好的认识是错误的。

    1.理解

     (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理解文段的关键,与文言虚词相比,它数量多,表意性强,变化性大。“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包含着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这些文言实词是中学生常见的实词,而不是生僻难懂的;二是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脱离上下文的字典含义;三是对于这些实词的语境意义要理解,而不是识记那些僵死的概念。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文言虚词是指那些词汇意义比较抽象,基本不能明确地表示意义,而只能组织实词完成句子结构的词。它是构成文言句子不可缺少的部分。“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这些文言虚词的用法是中学生在古文学习中常见的,而不是生僻晦涩的;二是这些文言虚词的用法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三是对于这些文言虚词用法的基本要求是了解,而不是识记。

     2003年《考试说明》把常见的文言虚词,限定为18个,即: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关于“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试说明》规定了五种,即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理解并翻译文句是文言文阅读中的一种综合能力,其考查内容,既涉及到语言形式的把握,又涉及到文段内容的理解。其考查形式,一是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要正确理解文句,就要综合运用各种文言知识,对文句进行分析。首先要理解文段中的词义,掌握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对于较长的文言语句,要通过主干梳理法弄清楚句意;对于在课本上没有见到的文言实词,要学会根据上下文来推断它的意义。

    2.分析综合

    (1)筛选文中信息。

   “筛选文中的信息”是建立在对文句理解基础之上的,它要求站在对原文整体认知的高度,从若干个备选分项中排除干扰因素,选取与试题要求相适应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是考查在理解文意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难点所在。这种归纳概括,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和推理的一个思维过程,要求考生根据文中的信息,正确把握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某个观点成立的根据等。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与“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是不同的,它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在高考文言文阅读文段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直露而明显,有时却表现得含蓄而曲折,因而这类试题的难度往往相对大一些,非得把功夫使在对文段的深入阅读理解、对有关信息作去伪存真的深刻思考上。

3、鉴赏评价

(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考点通览

1.文言实词

常见的文言实词,主要包括常见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

通假字是古人在书写中用同音(或近音)代替的办法写成另一个字;古今异义词是指在语言演变过程中,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的词;汉语是表义文字,文言文一般一字一词,用语精练,多义性强,语境意义地位突出。正确理解词语的语境意义,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代词以及兼词等,其中最常用的文言虚词,2003年《考试说明》只限定了18个。

3.文言句式

 常见文言句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用“是’’联系判断句中的两部分,文言文则不用这种形式来表示判断。一般地说,它有以下七种形式:   

①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表示提顿,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煞尾来帮助判断,形成“……者……也”的格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只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帮助判断形成“……,……也”的格式,如:夫战,勇气也。

③只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表示提顿,谓语后不用“也”字,形成“……者,……的格式,如:天下者,高祖天下。

④主语后既没有“者”也没有“也”字来帮助判断,是一个名词性的短语,如:刘备,天下枭雄。

⑤表示否定的判断句是在谓语之前用一  否定副词“非”,用来否定整个谓语,如:人

非圣贤,孰能无惑?

⑥在谓语前用“乃”、“即”、“则”、“必”、“皆”、“悉”等副词来加强肯定语气,表示判断,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⑦用“为”放在主语与谓语之间表示判断,如:在药则未为良时。

(2)被动句

所谓“被动句”是就句子中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而言的。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有两种关系,一种是谓语动词的主动者,或称施事者;另一种主语是谓语动词的被动者,或称受事者。常见的被动句式主要有以下表示方法:

①在谓语动词之后,用介词“于”引进动为行为的主动者,前面的主语具有被动性,“于”相当于“被”,如:而君幸于赵王。

②在谓语动词之前,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主语具有被动性质,“为”相当于“被”,如:吾属今为之虏矣。

③在谓语动词前用助词“见”,构成“见+动词”的格式,或“见……于……”的格式表示被动,如: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笑于人。

④不用任何表示被动的标志,意念上表示被动的句子,如:子贡辩智而鲁削。

 (3)宾语前置

现代汉语的一般语序为动词在前,宾语在后,古汉语则有宾语前置现象。常见的宾语前置现象主要有以下四种:   

①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词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②在否定句中,一般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③有时为了强调、突出宾语,把宾语置于动词之前,用助词“是”、“之”等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如:唯余马首是瞻。宋何罪之有?

④有时为了强调介词的宾语,也可以把宾语置于介词“以”之前,而不用助词作前置的标志,如:夜以继日。

(4)成分省略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句子中某些成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省略,只是省略的情况比现代汉语更多,更复杂。从省略情况看,它大致六种:

①主语省略主要有主语承前省略、蒙后省略和对话省略三种形式,如:

a.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皆死。(主语承前省略)

b.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主语蒙后省略)

c.(孟子)日:“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王)曰:“不若与人。”(主语对话省略)

②谓语省略在并列的句子里,如果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将其省略。常见省略谓语的句子有以下三种,如:   

a.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谓语承前省略)

b.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扬子之竖追之。(谓语蒙后省略)

c.后公改(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谓语动词省略)

③文言文宾语省略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如:

a.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谓语宾语省略)

b.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介词宾语省略)

④兼语省略“使、命、令”等动词作谓语时,它后面有一个主谓词组做宾语,这个主谓词组的主语有时省略,如: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兼语省略)

⑤介词省略介词“于、以、自”等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在句子中作补语,有时省略,如:

a.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介词“于”省略)

b.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介词‘‘以’’省略)

⑥量词省略古汉语量词不发达。一般情况下,数词直接与名词或动词连接。如:

a.蟹六(条)跪而二(只)螯。

b.寒署易节,始一(次)反焉。

4.词类活用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主要是指古汉语的词类活用现象。

在古代汉语中,原属于甲类事物的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时可以临时用作乙类词,或词性未变,但临时具有一种新的语法功能,叫做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多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数词、代词有时也可以活用,所以,词类活用又叫做“实词活用”。

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名词活用

a.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如: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

b.名词活用为使动词,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c.名词活用为意动词,如:邑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d.名词作状语,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2)动词活用

a.动词用如名词,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b.动词用如使动词,如:项伯杀人,臣活之。

c.动词用如意动词,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形容词活用

a.形容词用如名词,如: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b.形容词用如一般动词,如:山多石,少土。

c.形容词用如使动词,如: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d.形容词用如意动词,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4)数词的活用

数词活用作动词,如:六王毕,四海一。

5.文言翻译

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要做到以下四点:

(1)译文要信、达、雅。所谓“信”,就是要忠于原文,不误解,不遗漏,不牵强附会,不随意增删内容;所谓“达”,就是无语病,做到通顺明白,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所谓“雅”,就是译文的用词造句要讲究文采,做到文笔优美。

(2)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在文言文翻译中,从词语到句子结构,能直接对译的,就直接翻译,对号入座,以体现原文的造句特点;直译有困难的地方,在忠于原文的前提下,对词语或句子结构进行灵活的翻译。

(3)恰当补充与删减。文言文在一定的条件下常省略的一些成分,翻译的时候,这些成分要及时补充出来。文言语句中的一些语气词、助词以及偏义复词中的虚设部分,翻译时要不吝删掉。

(4)正确调整语言顺序。在翻译中,凡是原文语序与现代汉语一致的语句,其语序要遵循不变;凡是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的语序,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来翻译,如倒装句的翻译。   

(三)备考指津

1、    误答原因探寻

文言文阅读题的误答原因很多,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平时文言文阅读量不足,文言语句背诵量少得可怜,文言底蕴薄弱。有的考生平时学习古文满足于对照注释能看懂课文,不肯在背诵原文上下功夫,更有甚者,以背诵译文代替阅读古文,其结果,文言语感非常薄弱,基本词汇识记寥寥,以致在应试中不能读懂原文,找不到正确答案。

(2)           平时做题轻阅读,重做题,急功近利,摆不正阅读与做题的关系。阅读文言语段与做题本来是基础与目的的关系,阅读是基础,没有深入细致的研读,就根本谈不上做题。可是有的考生认识不到这一点,把重心放在了做题上。由于阅读投入不足,理解浅薄,做题中只是跟着感觉走,以致把题做错。

(3)           临场心态不佳,不能正确发挥。有的考生平时在做题中正答率不高,又不能找出失误的原因,因而产生厌读的心态,失去了做题的自信心,影响了正常思维,自然潜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掘。

(4)           不能科学运用应试技巧。近年来,有些文言文阅读题除用语境法做外,还有一些辅助手法。如“代入法”、“排除法”、“互训法”、“组词法”等,这此方法运用得好,可以帮助考生准确快捷地做出答案,提高答题效率。可是有的考生把平时的训练与考试分割开来,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有关的应试技巧。

2、    备考方法点拔

文言文阅读理解水平的提高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长期的读书、背诵与积累,在夯实文言基础上狠上功夫。具体来说,应该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掌握常见古今词义的差别,理解常见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现象,识记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

(2)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的20个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要在具体的语境中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不要孤立地背诵文言虚词的字典意义。 

(3)掌握六种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和常见词类活用现象。要注意在具体文言语句的理解中学习文言句式和用法特点,不要死背定义和概念。

(4)掌握翻译文言语句的基本要领。文言文和现代文的语言风格和语序有着很大差别,翻译时要有忠于原文的意识,注意语句通顺,语气贯通,语言连贯得体。

(5)平时阅读古文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但要习其句,还要注意分析综合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从整体的高度把握文言文。

(6)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文段落,充实文言仓库,加强文言语感建设。

(7)经常翻查工具书,及时扫除阅读语言障碍,不轻易放过一处疑难问题。

3、    临场应试技巧

   近年高考文言文的阅读文段,大都是浅易的纪传文,其得分,关键在于对原文的读懂与理解,即通过阅读原文,把握原文中有哪些人物,这些人物之间有什么关系,他们做了什么事情,事情的始末如何,通过这些事情,看出人物有什么特点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为达到从宏观上把握原文之目的,就要培养良好的阅读心态,仔细品读原文,做到字斟句酌,不可操之过急,以先入为主,仓猝应付,读不懂原文就急于做题。

值得注意的是,要加大阅读的投入,恰当地控制阅读与做题的时间比例。一般来说,阅读与做题的时间比例以2:1为宜。

在善于借助试题中的已知题项,帮助对原文的理解。例如,阅读1999年、2000年、2001年全国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中的最后两个小题,就可以为文段内容的把握提供一定的帮助。考生要在把握了文段的内容之后再做题。做题时,可广泛采用再现法、组词法、代入法、互训法、排除法、语境法等,把题干中的语词与翻译放在原文的整体认知中深化理解,从而得到该题的正确答案。

二、高考题例

(一)

李若水字清卿①,沼州曲周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若水言:‘‘俅以幸臣躐跻②显位,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有司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靖公议也。章再上,乃止。……二年,金人再邀帝出郊,帝殊有难色,若水以为无他虑,扈从③以行。金人计中变,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金人曳出,击之败面,气结仆地,众皆散,留铁骑数十守视。粘罕④令日:“必使李侍郎无恙。”若水绝不食,或勉之日:‘‘事无可为者,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若水叹日:“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其仆亦来慰解,日:“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若水叱之日:“吾不复顾家矣!忠臣事君,有死无二。然吾亲老,汝归勿遽言,令兄弟徐言之可也。”……粘罕令拥之去,反顾骂益甚。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日:“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又骂不绝口,监军者挝破其唇,噗血骂愈切⑤,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年三十五。

【注】①李若水:北宋末年人,官至吏部侍郎。靖康二年随钦宗至金营,不屈而被害。②躐跻:越级升宫。③扈从:随从护驾。  ④粘罕:金国贵族,官至都元帅,执掌国政。多次率军攻打北宋。  ⑤噗血:含血喷出。

    ——1998年高考文言阅读试题

【题目】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非所以靖公议也    靖:平息

  B.金人曳出,击之败面    曳:蜂拥

  C.若少屈,冀得一归觐    觐:拜见

  D.我为国死.,职耳    职:职分

2.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俅以幸臣躐跻显位      ②得全首领以没

  ③扈从以行                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B.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 

  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    故事:指先例

  B.得全首领以没    全首领:指保持高位

  C.而有司循常习故    有司:指主管官吏

  D.公父母春秋高    春秋:指年龄

以下4—5题的句子在文中正确的意思是

4.①其罪当与童贯等    ②帝殊有难色    (    )

  A.①他的罪责应当归于童贯等人    ②皇上有十分为难的神色

  B.①他的罪责应当归于童贯等人    ②皇上有特殊的为难神色

  C.①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皇上有特殊的为难神色

  D.①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皇上有十分为难的神色

5.①汝归勿遽言    ②奈并累若属何    (    )

  A.①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②为什么又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呢

  B.①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②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C.①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②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D.①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②为什么又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呢

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旬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

  ②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

  ③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

  ④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

  A.① / ② / ③④      B.① / ②④ / ③

  C.①④ / ② / ③      D.① / ② / ③ / ④

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李若水认为高俅败坏军政,以致金人入侵,应降低他生前官爵俸禄的等级,而

不应循常习故,用隆重的礼节为他治丧。皇上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不再为高俅挂服举哀。

  B.金人邀请宋钦宗出郊,却又中途变卦,逼钦宗改换服装以侮辱宋朝。李若水坚守气节,大骂金人,虽惨遭毒打,仍未动摇自己的忠心,并以绝食对金人的诱降表示抗争。

  C.李若水不愿为了能回家侍奉父母而投降,他严词拒绝了仆人要他屈从金人的劝说。但又流露出对父母的牵挂,要仆人转告兄弟慢慢地禀告父母,不要惊吓了老人。

  D.粘罕诱降李若水遭到失败,于是下令杀掉他。李若水义无反    顾,骂不绝口,金人打破了他的嘴唇,他喷血痛骂,愈加激切, 以至遭裂颈断舌而死,景象十分惨烈。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只有结合文意,才能正确理解。A句写主管官员想加给高俅隆重的葬礼,但李若水认为这样不能终止平息众人议论,C句写李若水的仆人劝说他稍稍向粘罕低头,这样可以回家看一看自己的父母,D句写李若水不愿向金人低头而将被敌人处死的态度,他认为这是自己的职责,B句写金人不能忍受李若水责骂,将他拖出去痛打,据此可以肯定了A、C、D的解释都是正确的,B项是错误的,“曳”应作“拖、拉”讲。

     2.本题考查古汉语“以”的用法,根据文意,句① “以”解释为“凭借”;句② “以”相当于“而”,是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句③ “以’’与句②相同;句④“以”解释为“用”。据此可以判断C项是正确的选项。

    3.本题考查少数文言实词的特定含义,上述四个词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不能单从字面判断它们的含义,这四个词语都曾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出现过,不应有多少难度。B项是错误的选项。“全首领”不是指保持高位,而是指全尸而死。

    4.本题考查句子的含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把握“等,,与“殊”的含义,从语境看,句①是写李若水意欲揭露高俅的罪行,指出他的罪行与童贯一样,A、B两项的翻译意在帮助高俅开脱罪行,显然与李若水的意图相反,因此是错误的,“等”应解释“等同、一样”。句②写皇上不愿意到郊外与金人相会,“殊”是修饰不愿意的程度的,所以应解释为“很,十分”。据此答案应选D项。

    5.本题题型与前一题相同,句①的关键是“遽’’的理解,从语境看,李若水不愿父母担心,希望仆人回去以后,不要急于把事情告诉他的父母,而是由自己的兄弟慢慢地告知父母,因此,“遽”应解释为“匆忙,急促”,解释为“惊慌”令人费解。句②的关键是“奈何”的用法,这句是写李若水对仆人的遗憾,他遗憾自己的行为连累了仆人,将“奈……何”译为“可怎么办”比“为什么”更能表达出自己的遗憾和无可奈何。因此,本题答案应为C项。

    6.本题是考查句子内部的关系,句①意为“李若水抱着皇上哭泣,(挚希)痛骂金人为畜生”,是承接关系;句②意为‘‘尽管你昨天说了那些话,但宰相却一点没有发怒”,是转折关系;句③意为。如果今天顺从金人的意思,那么明天就得到富贵”,是假设关系;句④意为“天上没有两个太阳,我李若水又怎能有两位主子呢”,是并列关系。据此可以判断D项是正确的答案。

    7.本题考查文意的整体把握,对照原文,A项是错误的选项,皇上并没有当即接受李若水的意见,而是“章再上,乃止”。

【译文】

 李若水,字清卿,是沼水曲周人。靖康元年,做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了,按照旧例,天子应该为他挂服举行哀悼。李若水说:“高俅凭宠幸之臣的身份而越级升到很显赫的地位,败坏军政,使金人长驱直入,他的罪应当与童贯一样。他能全尸而死,还应当追削官爵俸禄,显示给众人是朝廷抛弃他;而主管官员按照往常习惯,想加给他烦琐的礼遇,这不是平息众议的办法。”他上了两道奏章,才停止了为高俅举哀。

 靖康二年,金人再次邀请皇帝出城到郊外,皇帝很是为难,李若水认为不会有别的情况,随从皇帝到了金营。金人中途改变了计策,逼迫皇帝换下帝服,李若水抱着皇帝大哭,骂金人是狗类。金人把他拖出去,打伤了他的脸,他郁闷倒在地上,众人散去,留下几十名铁甲骑兵看守着他。粘罕下令说:“一定不要使李侍郎受伤害。”李若水绝食,有人劝他说:“事情到了没有办法的地步,您昨天虽然说了不敬的话我国丞相并没有生您的气,今天顺从,明天就富贵了。”李若水长叹说:“天上没有两个太阳,我李若水难道能效忠两位君主吗?,,他的仆从也来劝慰他,说:“大人父母年纪都很大了,如果能稍微委屈一下的话,以求能回家探视一下老人啊。”李若水斥责说:“我不能再顾家了,忠臣侍奉君王,只有一死,决无二心。然而我的双亲已经老了,你回去不要急着把我的情况告诉他们,让我的兄弟慢慢对他们说就是了。”粘罕下令将他推出去,他回过头骂得更厉害了。李若水来到郊外的一座祭坛下,对他的仆人谢宁说:‘‘我为国而死,是我的职责而已,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又不住地大骂,金人监军打破了他的嘴唇,他喷着血,骂得更激切,金人用利刃割断了他的脖颈、割断了他的舌头而死,这年他三十五岁。

  (二)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幼时随父在边,尝谒东荆州刺史曹芝。芝戏问日:“卿欲官不?”对日:‘‘设官求人,非人求官。”芝异其对,署为府长流参军。除南清河太守。零县民魏双成失牛,疑其村人魏子宾,送至郡,一经穷问,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密走私访别获盗者。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有邻郡富豪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为贼攻急,告日:“我物已寄苏公矣。”贼遂去。琼性清慎,不发私书。道人道研为济州沙门统,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常得郡县为征。及欲求谒,度知其意,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研虽为债数来,无由启口。其弟子问其故,研日:‘‘每见府君,径将我入青云间,何由得论地上事?”郡民赵颍曾为乐陵太守,八十致事归。五月初,得新瓜一双自来送。颍恃年老,苦请,遂便为留,仍致于听事梁上,竟不剖。人遂竞贡新果,至门间,知颍瓜犹在,相顾而去。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部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纲纪谓琼日:“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

 琼日:“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遂上表陈状,使检皆免,人户保安。迁左丞,行徐州事。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后淮北人饥,复请通籴淮南,遂得商贾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

    ——1999年高考文言阅读试题

【题目】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密走私访,别获盗者

  B.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

  c.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

  D.人灾,绝食者干余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B、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

        告先帝之灵以彰其咎

    C、人举竞贡新果

        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

    D、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郡多有出息,(研)常得郡县为征

    B.及(琼)欲求谒,度知其意

    C.苦请,(颍)遂便为留

    D.自从(琼)贷粟以给付饥者

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郡多有出息——在郡中有多方面的发展前途

B.径将我入青云间——直接把我带入缥缈的云天中

C.启听淮北取籴——向上报告说应当听任淮北民众来购买粮食

D.遂得商贾往还——于是使得商贩之间能够自由交往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苏琼处事艺术的一组是(    :

 ①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    ②密走私访,别获盗者

 ③每见则谈问玄理    ④仍致于听事梁上    ⑤遂上表陈状

 A、①③        B、②④⑤       C、③④       D、①②⑤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苏琼自幼聪明伶俐,言辞机敏。东荆州刺史问他是否想做官,他认为应当先设官职而后求人,个人不应主动求官。曹芝十分欣赏,委任他为参军。

 B.苏琼重视社会治安,办案认真细致,治内清明太平。他的这一政绩,对贼人起了威慑作用,于是邻郡有的富豪为免遭抢劫,将财物寄放到南清河郡。

 C.苏琼清正审慎,严于律己。他揣摩出道研来访的心思,避开话题,使对方无由启口;他留下赵颍的新瓜却不剖食,使其他人打消了馈赠的念头。

 D.苏琼关心人民的疾苦,敢于为民请命。在治内遭受灾害的情况下,他谢绝了善意的劝告,仍然冒着获罪的危险,革除淮禁旧弊,造福两岸人民。

【解析】

1.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古今异义,A、B、C三句中的词语古今义相同,分别解释

为“私下查访”、“财产”、“应答”。D句中的“绝食”古今义不同,古义解释为“口粮断绝”,无法维持生计;今义则解释为“拒绝进食”,以此表示抗议。本题答案应选D项。

 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含义,共考查四个虚词,涉及八句话,其中四句话选自中学语文课本,解答时关键是要正确理解选文句中虚词的含义,根据文意,A项中两个“但”,都作“只管”讲;B项中两个“以”都是表目的的连词,可以解释为‘‘来”;C项两个“遂”,都作“于是,就”讲。只有D项中的两个“且”,用法不同,前一个作“将”讲,后一个则作“并且”讲。D项是正确的答案。

 3.本题考查古汉语省略句,常见的省略有主语、宾语、介词等省略,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语境,要注意前后句中代词的指代的内容。B句中“欲求谒”说的是道研,“度知其意”是苏琼;C句中“苦请”的赵颍,“遂便为留”的是苏琼;句D“自”就是“琼”,“从”后面省略的内容应为“部中有粟家”。本题答案应选A项。

 4.本题考查句子的含义,共考查四句话,比前几年数量略有增加,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出息”、“淮北取籴”、“往还”的含义,由文中“常得郡县为征”和“研虽为债数来”等句,可知句①“出息”应解释为“租息收入”,解释为“发展前途”则不合文意。由“淮南岁俭”可知受灾的地区当是淮南地区,句③“淮北取籴”应解释为到“淮北购买粮食”。由“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可知,古代淮河两岸商人不能自由来往做生意,句④“往还”,应解释为“往来”,解释为“自由交往”虽貌似相同,其实意思不一。本题答案应为B项。

    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与鉴赏,解答本题,应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把握人物的形象,再对照具体的句子进行细微地分析比较。句①是说苏琼实事求是,不冤枉好人;句②是说苏琼为了了解案情,暗中到各处查访,反映他办事认真;句⑤说苏琼上表反映情况,表现他关心民生疾苦,敢于为民请命。这三句均未涉及苏琼处事艺术的内容。句③写苏琼巧妙地引开谈话的话题,不让道研提出代为收缴租息的要求;句④写苏琼把赵颍的送来的瓜挂在梁上,委婉地告诫后人不要来送礼。这两句都是反映苏琼处事艺术的内容的。本题答案是C项。

 6.本题考查文意的整体理解与把握,根据文意,谢绝善意的劝告,当是指自己向治内有富余粮食的人家借贷粮食,再借给老百姓的事,不是革除淮河两岸禁止通商的旧弊。本题答案应为D项。

【译文】

 苏琼,字珍之,是武强人。幼年时跟随父亲在边境,曾去拜见东荆州刺史曹芝,曹芝与他开玩笑说:“你想当官吗?”他回答说:“设置官职而后寻求合适的人来充任,不是由个人去求官做。'’曹芝很欣赏他的答复,即委任他为府长流参军。

 苏琼出任南清河太守。零县百姓魏双成家丢失牛,, 怀疑是同村人魏子宾干的,将他扭送到郡府,苏琼一经审问,知道魏子宾不是偷牛的人,就将他放回。苏琼秘密巡视私访,另外捉到真正偷牛的人。从此以后,百姓家的牲畜都不再收圈,只是放散在外,说:‘‘只管付给府君。”邻郡有个富豪将财物寄放到清河郡内躲避盗贼,受到贼人进攻,形势危急,富豪就说:“我的财物已寄放到苏公那里去了。”贼人于是离去。苏琼为人清廉谨慎,从不发私人信件。道人道研为济州沙门统,资产巨富。在郡内放有许多高利贷,经常要郡里协助他征收。

    当道研来请求拜见时,苏琼猜测他的来意,每次见到就与他谈论并询问佛经教义的事,苏琼态度十分恭敬,道研虽为催债来数次,但无从开口谈起此事e道研的弟子询问其中的缘故,道研说:“每次见到府君,直接将我捧入青云间,哪里能有机会来谈论人间的事?”郡民赵颍曾任乐陵太守,八十岁退休还乡。五月初,赵颍得到一对新瓜,亲自送来,他依仗年纪大,苦苦请求,于是苏琼就将瓜留下了,就把瓜放在厅堂的大梁上,也不剖开。人们于是争相进献新果,到郡府大门处,知道赵颍的瓜还在,互相看看就离去了。北齐文宣帝天保中,郡内发生大水灾,百姓断绝粮食的有一千余家,苏琼把郡中有粮的人家都召集到一起,自己向他们借粮,再分发给饥民。州里按户征收田租,又向他们借粮。郡中的僚佐对苏琼说:“虽然是怜悯这些饥民,但恐怕会连累府君您。”苏琼说:“我一人获罪,而能救活一千余户人家,还有什么好抱怨的。”于是他上表讲明情况,百姓们平安度过荒年。

 苏琼后迁左丞,治理徐州府政事,以前的制度以淮河为禁区,不允许商贩随意往来。淮南地区遭灾,苏琼上表请求,到淮北去买粮。后来淮北人遭受饥饿,再呈请允许淮北人到淮南去买粮。于是商人得以往来,使淮河两岸货物得以流通,彼此都得到好处,通过水陆运输,有些货物直达黄河以。

 (三)

 胡质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日:“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日:“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日:“以何为不如?”对日:“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

    ——2000年高考文言阅读试题

【题目】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威自京都省之    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    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信:使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B.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C.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

       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3.从句式的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

  (2)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3)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

  (4)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A.(1)与(2)与相同,(3)与(4)与不同

  B.(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

  C.(1)与(2)不同,(3)与(4)相同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合肥大学家教中心 |最新学员 |优秀教员 |收费标准 |学员常见问题 |新闻信息 |教员常见问题 |教员须知 |本站简介
服务热线电话:15215533456  我们的QQ客服:283074920 教员加QQ群1020832176(点击即可聊天)
©    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皖ICP备2022011460号-1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本站地图 电子邮箱:283074920@qq.com
网络实名:合肥家教 合肥大学家教网  合肥家教合肥家教网
本站搜索关键词:合肥家教 合肥数学家教 合肥英语家教 合肥物理家教 合肥化学家教 合肥语文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