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f7 t( ?7 Y* v8 @ a% d$ F0 g; \5 M5 {+ p% }
{, V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我接触过这么多的杰出的父母,没有一个是轻易取得教子成功的。一位优秀的母亲甚至说:很多人都认为我很轻松,说你的孩子那么优秀,根本不用管,殊不知,我连晚上睡觉其实都有一个眼睛是睁着的!好母亲防患于未然,而不合格的母亲是,孩子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甚至教师都已经找孩子谈话了,她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1 g5 ~3 V+ B( L& u6 z9 V" r8 N/ K [# F7 h
全国首届杰出母亲沈丽萍同志是个画家。她为了学画,不仅上了大学,而且还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不仅买了书籍,而且还参观了数不尽的画展,听了数不尽的学术报告。可是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也应该花时间,直到孩子因为空难导致身体严重残疾之后,她才开始真正学做母亲,并且由于自己的努力,最终帮助孩子战胜残疾,成为被挪威人民赞誉的“中国英雄“。& y2 y! m( \ H5 x# s. \2 C( D Z/ A3 C1 Z' g- b, n5 `0 U
进入21世纪,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任何岗位都要求培训、考核,但似乎只有生养、教育孩子不需要培训,好象自动就会上岗而且永远不会下岗,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 _: ^: R6 v& c7 `5 O0 o
h- l; L
第二句: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4 K" u/ y' n9 A! m1 o
) l' X4 X5 q( H
@$ L9 R- b0 B# h
我接触过数百位优秀的父母,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就像沈丽萍所做的那样,如果还是由她亲口所说,人们是不会想到她在儿子王嘉鹏的成长背后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她的同事朋友们都说:你除了当时飞机掉下来没有办法外,其他的你都做到了极致,你没有耽误这孩子。可是要做到这一点又是多么不容易啊!2 q3 {. `; d8 p: P' g
有些人可能会说,有那么多的父母大字不识一个,不也教育出好孩子吗?其实,文盲并非不会教育,这些父母同样是教育孩子的高手。9 k- Z2 S1 f% w7 W9 N- [6 a; S
《焦点访谈》节目曾介绍过世界中学生奥数金牌获得者安金鹏的事迹。他家里极穷,考取了重点中学,却没有钱上,父亲说让孩子去打工,人家上了大学还没有工作呢,更何况你能不能考上大学还不知道。但母亲坚决不同意,将家里唯一的一头驴卖了。孩子在中学里是唯一一位连素菜都吃不起的人,是唯一一位连肥皂都用不起的人。照这样来说孩子全靠自己了吧?当面一问才知道,虽然这位母亲连小学都没有毕业,但她却让自己的孩子在小学之前就把四则运算做得滚瓜烂熟。仅此一点又有几个大学毕业的父母能够做到呢?; _2 z# u) Q( \) A! U: v
第三句: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X6 }, k0 |9 ~4 g5 K! w. A' M4 c1 P
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的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教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自己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我们父母在地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就像上海人说上海话吃上海菜,四川人说四川话吃四川菜一样,仿佛生来就会不需要培养,而事实并非如此,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以至于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教,这就是“潜教育“,比”显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本质教育。. k5 X) @0 d! i( d H5 b
. f: t( j! I: l$ t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学好的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因此在骂孩子的之前骂自己,在打孩子之前打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改变自己。9 j `( |( X4 N0 H- E2 H/ |. ]3 S: U. Z n4 G7 D
7 f! L+ a2 h: d4 J: y2 Z$ r$ F# X H5 \, G7 ^$ @* `
第四句: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
y' a" b+ [$ [' W& A* w' ~% R
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全社会都要有正确认识。应试教育是学校和家长都回避不了的问题,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适应。应试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没有应试能力的素质教育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U: e% p5 D! A" U5 d6 q2 ^7 b
* P# e( W- ~( H
O3 d9 n% n" _$ F* v9 G" y% z& p0 N* j! H. z
据统计,我国有近1000万“闲散”的未成年人。所谓闲散的未成年人,就是指理应在学校读书而不愿读书,选择辍学的孩子,这其中94%是学业失败的结果,学业落后、厌学、逃学、离家出走成为当今未成年人犯罪的四步曲。* { i! I$ B% h8 X! @) s `6 t5 j: v; ?* j
% W- X# _* s3 ^4 b9 s
: O' g+ [' j/ o# B6 u
因此,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也就成了我们父母的一份应尽的义务,而帮助孩子减负的最好办法是我们父母增负,就是我们父母能够成为孩子的导师。% g7 e2 v |0 l: b& y9 C. y' C6 s+ @1 y) {5 ~1 A2 z7 C
: j- ~, T6 `7 G5 S+ j. v6 @! z" K3 e( W$ j
好成绩当然是学校老师带出来的,但在应试教育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这些好成绩正越来越多地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Y% m9 l2 @7 O, c8 y
) G% D! r/ H) J
& k$ x, v1 Q: `" K6 i" T7 s9 w1 @) ?
第五句: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4 a" i3 }* T6 C3 x! e# L. K* J9 C4 a4 j* R
* v, q+ y3 o I7 N2 d7 e6 b) {( P3 U
对于孩子进入初中、高中的家长来说,普遍存在一种困惑,那就是同孩子难以沟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与进入更年期的母亲的冲突更多,不仅是因为处于内在的心理动荡期,更重要的是两者的外部压力都很大,孩子面临的是升学的压力,母亲面临的是事业的压力,这就更需要加强沟通。2 B3 _5 E4 ]/ R3 |7 W
优秀的父母在这方面大都做得很好,他们良好的沟通来源于自觉地遵循了以下这三条原则:" T: x, u% q+ q6 ~; G ?( Z- y# X* x1 a- l K
, l& L7 V$ g2 a0 T- C* o0 x. t8 [0 D* L
第一个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 C; |6 `4 h1 W; d z5 ]
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7 F0 q. z& s& @0 x/ H( f
第三个步骤是建议,就是有道理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里应该给予建议。! n: F$ m# h) e, A+ {5 x0 h* E' y% A. o
6 q9 E& a. W2 O3 }- R) e1 s6 t
0 @6 }2 B0 S9 D2 y" Z/ r: E5 o+ j$ g
在这三个步骤中,倾听是父母们做最差的。
每一个孩子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每一个父母也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不碰到的问题的孩子是找不到的,不碰到问题的父母也是找不到的,关键是要像那些优秀的父母们那样能够静下心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g4 {0 \/ t6 q( V5 ]# |% X( X+ X: A0 a3 F: y! j6 S) _2 O
D; T2 N' U1 s/ E; |7 L
第六句:好成就都是化出来的) q5 m4 w3 R7 Y: `" ]+ A( U
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胸怀,比胸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德。5 F' `# B) r: L: d* @' D- q; H" C! W9 a' B- Z8 ?" U, r* u
4 I8 ~0 H4 S% q1 x# @& I1 J
遗憾的是,现在对品德重视的人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了,以父母们谈品德教育等于不合时宜。至于说到一个人的胸襟和抱负,更是我们父母们不愿听的海外奇谈,因为与当下的考试分数无关!: F; u# N2 t1 Q5 w$ R) _4 @/ V
而其实这些正是一个人成长中最重要的。我们在看人物传记时常常都会对传讯主幼年时的不同凡响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原因就是这种成就动机对一个人的影响巨大。2 Z6 k2 j# X4 _, n$ o5 ?5 p) S: i. O3 q! I H5 v g4 G7 Q7 i
6 G$ g5 \. C x/ H) c+ A
意志、胸怀、品德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
让孩子养成大襟怀的最好方式除了父母能做好的表率外,就是让孩子多读名著,多读伟人的传记,让孩子从小学会用伟人的眼光来看社会和自己。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